您好,歡迎來到中國公路網!
——主題會議一聚焦可持續交通與消除貧困、服務民生和經濟復蘇
可持續交通是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核心組成部分。其通過允許各方進入市場,參與經濟機會和基本服務,來創造就業機會、減少貧困并促進經濟增長。而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許多挑戰并創造了新的挑戰,對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10月15日17時至18時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第一場主題會議上,政府官員、相關行業專家和社會組織共11名代表圍繞可持續交通與消除貧困、服務民生和經濟復蘇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并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情況提出合適的交通解決方案,共同為發展可持續交通、消除貧困、服務民生和經濟復蘇作出努力。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主題會議一。
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推進交通服務均等化
在首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各方特別強調了交通在民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呼吁各國更加注重發展可持續交通,力求“不讓任何人掉隊”。
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交通在其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爸袊畬⒔煌ǚ鲐氉鳛榉杖娼ǔ尚】瞪鐣?、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支撐?!北緢鲋黝}會議中方聯合主席、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中國政府通過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通硬化路、直接通郵,加強農村郵政設施建設和普遍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通過持續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實現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
在消除貧困、服務民生和經濟復蘇方面,交通確實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交通運輸尚未實現其在全球范圍內“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目標。亞洲開發銀行交通運輸業集團首席執行官詹姆斯·萊瑟表示,目前,全球很多農村地區仍然沒有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沒有辦法享受到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務。
在農村地區,目前估計仍有超過10億人無法使用全天候公路和充足的交通服務,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2016年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召開的首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總結報告中指出:通過發展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可以加強城鄉聯系,改善農村貧困人口特別是邊遠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并增進其與教育、就業和醫療機會的聯系。
國際道路聯合會主席比爾·哈爾基亞斯指出,針對“不讓任何人掉隊”這一目標的交通項目對于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建議各國政府根據國情來制定具體的發展措施,結合實際需求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拓展交通運輸網絡,提供具有可負擔性和可行性的交通解決方案。
道路通,百業興?!案母镩_放以來,中國政府持續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在農村道路和高鐵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敝袊缈圃簲盗拷洕c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雪松介紹,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的農村公路里程達到420萬公里,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目標;中國高鐵運行里程達到3.8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行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成為國家名片,有效支撐了服務民生和脫貧攻堅。
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郵政系統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著力推動服務民生均等化發展?!爸袊]政擁有5.6萬個郵政網點和60多萬處便民服務站,服務范圍覆蓋中國所有城鄉?!敝袊]政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儉介紹,中國郵政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打造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相結合的雙向流通渠道;對農村網點不斷疊加綜合便民服務,讓廣大農村群眾得到更加均等化的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
服務民生、助力脫貧,需要多領域協同共進?!昂芏嘌芯慷甲C明了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對促進農業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甭摵蠂Z農組織首席科學家伊斯瑪罕·埃洛阿菲表示,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能夠實現農業生產地和市場的聯通,從而改善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條件。伊斯瑪罕·埃洛阿菲呼吁交通運輸業和農業合作形成手拉手倡議,結合各方力量,真正實現全球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改善貧困人口生活條件,助力減貧。
創新技術擴大融資實現交通數字化轉型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經濟和民生發展受到嚴重沖擊。雖然經濟正在復蘇,但疫情的長期影響仍然未知,農村和城市地區的交通服務供需都可能發生變化,需要創新和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如何以有序和可持續的方式重啟全球供應鏈和運輸,將成為支持經濟從危機中復蘇的挑戰之一。
“我們需要運用更多的清潔能源和新技術來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實現交通的數字化轉型,構建環境友好交通運輸體系,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甭摵蠂砻貢L、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徐浩良表示。
交通運輸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主要是技術上要有更大的突破?!凹夹g方面的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能夠提高全球經濟的潛在增長率,有利于促進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復蘇?!蓖瑫r,李雪松提出,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技術發展方面需要有較好的投融資機制,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由政府主導建立交通產業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合作發行專項債等金融工具,使交通投融資能夠和經濟發展產生良性互動。
在擴大交通投融資方面,世界銀行交通全球實踐局代理局長任斌也認為社會資本的參與非常重要。任斌談到,很多國家的銀行或融資機構都有交通方面的支持項目。與此同時,政府也會推出創新的融資方法。而采取的所有措施都將助力實現低碳的交通運輸體系,擴大交通運輸體系中的綠色技術應用,實現人們真正需要的交通運輸體系。
立足國情,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能源、基礎設施和服務處處長羅伯特·利辛格介紹,在融資方面,非洲經濟委員會也認識到了政府本身是不能夠完全提供交通基礎設施費用的,因此很多項目也是通過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合作方式來確保落地,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危機也帶來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交通運輸供求方面的變化顯示,交通運輸行業必須適應并加強未來的體系韌性建設,不斷完善供應鏈及運輸體系,這樣才能夠應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和干擾。本次主題會議主持人——世界資源研究所總裁、首席執行官阿尼魯達·達斯古普塔表示,未來,各國應協同合作,構建綜合立體的交通運輸體系,重視農村地區的可持續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交通服務均等化,造福子孫后代。
【編輯:】
微信公眾號
微信訂閱號